首页 |   | 新闻综合 | 党建引领 | 产业经济 | 法治经纬 | 文化艺术 | 时尚娱乐 | 汽车市场 | 房产居家 | 卫生健康 | 县域发展 | 国资国企 | 旅行天下 | 生态资源 | 公益慈善 | 教育战线 | 视频山东 | 文学原创 | 艺术空间 | 商业图版 | 山东城市 | 餐饮行业 | 知识产权 | 退役军人

支教者说 | 范海珍:静静期待花开的声音

时间:2022-05-19 17:44:26    来源:新山东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新山东网www.xinshandong.cn或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新山东”。在这里,发现齐鲁之美,读懂不一样的山东。

作者 | 范海珍 

党和人民的殷切嘱托,教师的大爱情怀,让我义无反顾走进大山的怀抱——重庆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开展为期一年的支教工作。

2021年9月15日,我随聊城援渝教师分队抵达彭水县后,被安排到龙射中学工作。从县城坐车,需要一小时才能到达。一路上,山外青山,层峦叠嶂,从大平原出来的我,终于理解了“在山的那边依然是山”的含义。

我来到龙射中学后,承担的是初二两个班的语文教学任务。自从踏进学校的那一刻起,我就没有把自己当成一个“流水的兵”,而是以高度负责的主人翁意识,在每一个平凡的日子里,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与大山里的孩子教学相长。

为了让自己尽快融入这个大家庭,我对自己说,与每一个孩子近一些,更近一些……我针对班级的实际情况,积极改进和提高适合当地学生的授课方法与技巧。除了灵活运用高唐第一实验中学的高效智慧课堂外,我还把聊城语文教学的“五个一工程”分享给同学科的语文同仁,让聊城教育的符号通过龙射中学的行动产生碰撞、交流、共识。

 
在支教期间,我有幸参加了“千名教师万人家访”的活动,真正走近了大山里的孩子们,倾听他们的心声,也让我的心真正融入了龙射的每一片水,每一片山峦,每一个孩子稚嫩的心灵。这里的孩子们大多是居住在山中,基本都是留守儿童,父母大都外出打工,留下爷爷或奶奶照顾他们,甚至有许多是离异家庭的孩子。家庭教育的缺失,心灵的荒漠,把孩子们读书的愿望一次一次地稀释。

大山遮挡了孩子们远眺的视线,我自己所能做到的,就是努力成为孩子们看向山外的另一双眼睛。我充分利用互联网教学,把一些精选纪录片视频在课堂上播放,如《美丽中国》让他们从各个角度了解祖国的辽阔疆域。冼练、富有哲理的解说词,不仅丰富了孩子们的语言,尤其是不经意间延伸出的典故,启迪了思想,增加了知识点;《大国工匠》使学生们知道了中华文明史离不开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的双手。“名著分享会”“我是小小演说家”等活动,将一个个孩子们引入图书的世界。课余饭后,与孩子们谈心交流,分享自己的成长心得,改变他们的学习观念,提高他们的学习成绩,让他们健康成长。

有时候,一个简单的生字,需要我在黑板上板书好几遍,有的学生依然写不对,我就握着学生的手,写上十遍、二十遍……我教他们记笔记,当面批阅学生的作文,让所有的教学流程都变成了“现场课堂”。

我从不吝惜赞美的语言,尤其是对班里的后进生,总是特意创设条件,鼓励他们顺利解答问题。为了激励学生主动思考,我尝试实践了“基于问题的教学”模式:上课不局限于对课本、课件的照本宣科,而是在尊重学生阅读体验的基础上,去解决由他们提出的问题,然后校对、斧正、解读,直到他们弄通弄懂。

支教的日子是清苦的,但虽苦犹甜,痛并快乐着。如果能够在孩子们的心里种下一颗种子,这颗种子伴随着他们的成长,生出希望,生出信念,生出面对平淡生活的勇气,那么,我就心地坦然,静静期待花开的声音。(作者范海珍系高唐县第一实验中学援渝教师)

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新山东网www.xinshandong.cn或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新山东”。在这里,发现齐鲁之美,读懂不一样的山东。

总编辑 | 袁朝军
总统筹 | 阿    勇
运营部 | 陈文举
通联部 | 张现成 鲁以刚
编辑部 | 盛雪峰 齐庆伟 袁岱松 
智   库 | 范景华  孙振春  孙龙翔
             李吉林  耿振军  韩秀婷
邮   箱 | 
15006358123@163.com
网   址 | www.xinshandon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