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综合 | 党建引领 | 产业经济 | 法治经纬 | 文化艺术 | 时尚娱乐 | 汽车市场 | 房产居家 | 卫生健康 | 县域发展 | 国资国企 | 旅行天下 | 生态资源 | 公益慈善 | 教育战线 | 视频山东 | 文学原创 | 艺术空间 | 商业图版 | 山东城市 | 餐饮行业 | 知识产权 | 退役军人
——山东冠县烟庄联合校打造书法特色课程体系综述
多年来,冠县烟庄街道联合校高度重视学校书法教育教学工作。根据新时代基础教育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新课标、书法教育指导纲要为指引,以“立字养习 立德树人”为核心理念,深度融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将汉字书写与文化传承、审美培育、品格塑造深度融合,打造“3+1+N”课程架构,促进书法教育与其他学科的有机结合,拓宽书法教育的应用领域和育人途径,打破时空限制,破解了乡村小学美育均衡难题,让优质书法教育资源可复制、可推广。
在具体实践中,通过“课程融入+日常训练+活动拓展”探索模式,构建书法教育常态化体系,将书法课程纳入课表,每日设置15分钟“午间静心习字”,配套开发校本教材与100余节教学视频,实现“线上示范+线下指导”双轨教学。五年来,学生作业书写规范性显著提高,书写优良率从32%提升至78%。课堂专注力与学习耐心明显改善,初步达成“立字养习”目标。教师团队通过参与课程研发、教学实践与专题培训,专业能力稳步提升。教师从“书法教学参与者”成长为“课程开发者”。
创新“三阶九步”教学法,这种分层递进的教学方法(启蒙、筑基、提升),符合学生认知发展规律,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实施“五星五维”多元评价,实现教学过程的高效化。创建“五育融合”实践模式,深化书法教育育人功能。突破书法教学仅重技能训练的局限,创新性将书法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育深度融合。这种立体化育人模式,让书法成为学生综合素养提升的重要载体。
建立“区域协同”推广机制,实现优质资源共建共享。针对书法教育区域发展不均衡问题,构建“校际联盟+教研共同体+数字化平台”推广网络。通过“送教下乡”“结对帮扶”,将成果辐射至周边学校;定期开展跨校教研活动;搭建线上资源共享平台,实现教学资料实时互通,形成“共建-共享-共研”的良性循环,推动区域书法教育均衡发展,彰显成果的实践价值与社会影响力。
通过跨区域教研交流、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带动形成区域性书法教育生态。以烟庄街道义村小学为书法育人试点,成果逐步向街道及区域辐射。目前,已向烟庄街道5所乡村小学推广书法教学资源,覆盖师生万余人;开展送教下乡活动16次,组织街道联合教研65场,协助薄弱学校解决师资短缺、资源不足等问题。
自2023年起,成果进一步推广至区域,与区域内3所小学建立结对帮扶关系,通过跨校集体备课、观摩研讨等方式,推动区域书法教育协同发展。现助力冠县东街学校、北馆陶联合校书法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新发展、新成效,学生书写习惯显著改善,书写技能大幅提升,书法鉴赏力增强,创作风格多元;学生的专注、耐心、坚韧等多种品格得以养成,课堂纪律与学习态度有了显著变化。教师教学理念转变,专业素质得以提高,成为区域书法教育的引领者,为书法教育的未来描绘了崭新蓝图。(通讯员 刘凤耀)
更多精彩内容,请登录新山东网www.xinshandong.cn或搜索关注微信公众号“新山东”。在这里,发现齐鲁之美,读懂不一样的山东。
编辑中心(编委会)
总编辑 | 阿 勇(主任)
编 辑 | 尹延哲 李少华
美 编 | 洪丽霞
运营中心
主 任 | 袁朝军(兼)
法 务 | 耿兴晗
融媒中心
主 任 | 陈文举
特 约 | 郭凯顺 陈秀蓉 盛雪峰
技 术 | 鲁小智 鲁小慧
活动中心(飞天龙翔酒道馆)
主 任 | 郝良英(经理)
新山东网诗书画院
院 长 | 郝蜀生
副院长 | 孙振春
山东大雅文化产业有限公司
董事长 | 袁朝军(总监制)
总经理 | 袁岱松(出品人)
通 联 | 0635-7770878
15006358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