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新闻综合 | 党建引领 | 产业经济 | 法治经纬 | 文化艺术 | 时尚娱乐 | 汽车市场 | 房产居家 | 卫生健康 | 县域发展 | 国资国企 | 旅行天下 | 生态资源 | 公益慈善 | 教育战线 | 视频山东 | 文学原创 | 艺术空间 | 商业图版 | 山东城市 | 餐饮行业 | 知识产权 | 退役军人

聊城王屯玉皇庙:传统文化与革命文物的双瑰宝

时间:2021-05-18 07:44:55    来源:新山东网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
打印
这座老屋积淀了很多历史故事,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形式出现,以村史馆的形式出现,迫切需要爱党爱国的有识之士给予指导,把握正确方向,赋予它新的历史文化内涵,让历史文化活起来。

作者 | 杨秋云

聊城东昌府区新区办事处王屯村是一个古老的村落,明朝洪武八年王世隆因军功被明太祖朱元璋封为开国大将军、荣禄大夫、平山卫屯田都指挥,因家焉人号其乡曰王世隆屯。这是王世隆屯村的来历,后简称王屯村(见旗杆王村《王世族谱》,清嘉庆十八年岁次癸酉三月《谱叙》,1813年)。

清咸丰元年六月,东昌卫正堂荣金华重修玉皇庙碑记:“玉皇庙创自前明时期,由来已久”。说明王世隆立村后修建了玉皇庙,时间大体与古城区光岳楼在同一个时间段上,应在明朝洪武年间。其碑又载:“康熙二十一年重为修葺,是所谓有人倡之於前,复有……”。康熙二十一年石碑仅存一块三角残碑。碑文显示的人物有:“守备兼理屯务黄元昌,加一级许圣朝,加一级付予涧”,“会首杨逢春”。其中杨逢春在清朝康熙《聊城县志》记载:“杨逢春,字子元,号忍庵,平山卫人。登顺治己丑进士。授惠安县知县。卒于官,祀乡贤”。康熙二十七年古城区重修城隍庙碑记载的是“原任平山卫守备黄元昌”“礼部祠祭祀员外许圣朝”。说明平山卫守备黄元昌到康熙二十七年不再担任平山卫守备,换成了平山卫守备闫守。

玉皇庙修建和重修的过程是:明朝洪武年间平山卫屯田都指挥王世隆立村建庙——清朝康熙二十一年平山卫守备兼理屯务黄元昌重修——清朝咸丰元年六月是东昌卫正堂荣金华重修。咸丰元年重修的石碑篆额是由壬辰科举人高岐所撰,撰文并书丹是文生杨鉴堂。这三次修建都是负责军务的地方政要倡导所为,以此来凝聚民心,教化百姓捍卫国家。

玉皇庙内供奉的神像是玉皇大帝和四大天王。壁画分三层,上层是天界中的人物,如太白金星。中层是《封神演义》中的人物。下层是作恶之人因果报应的受刑图形。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思想,推演的是西周文明礼仪的儒家文化思想,也是传统的忠君爱国思想。引导社会文明和谐不做损人利已的坏事,构建一个像西周一样的社会环境。

玉皇庙四个山墙角的砖雕是:东北角是丑牛,西北角是戌狗,西南角是未羊,东南角是辰龙,以马代替。表示四季土位。东南角用马代替龙,象征龙马精神昂扬向上。马为午、为火,火可生土,表示根基牢固。

庙宇是历史上的公益文化场所,是人们的集散之地。1937年日本鬼子入侵华北,聊城抗日民族英雄范筑先骑着枣红马,将马拴在庙前,布置战事,侦察敌情进行抗日。1939年聊城著名英烈于化民和聊城县第一任教育科长于景周在玉皇庙内挂着毛泽东和朱德的像讲解《论持久战》,宣传抗日救国思想。1946年玉皇庙和于庄村于家酒店是解放聊城的指挥部。1947年土改时,玉皇庙是党的区部。1947年大参军时热血青年披戴红花在庙前宣誓,从这里出发奔赴解放战争的前线打垮了蒋家王朝。解放后以玉皇庙为中心成立了完全小学,方圆六七华里的学生来这座老屋内读书。莘莘学子当他们离开这里后都难忘这座老屋。解放后村里没有办公场所,晚上开会都聚集在庙里办公。1976年9月,全体村民在玉皇庙院内召开毛主席追掉大会。当时下着大雨,雨水和泪水相随,天地同悲,场景庄严肃穆。因为玉皇庙是学校,它可以为百姓和学生遮风避雨,所以才保留延续到花园路北延拓宽之际,王屯村及周边村群众对玉皇庙的感情源远流长。这是他们的家和故土,是他们永久的记忆老屋,是他们的乡愁所在,亦是方圆二十华里幸存下来的唯一老屋,也是对聊城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直接衬托,周边村民顾大体识大局,既不能影响道路拓宽,又希冀留住乡愁所在的历史载体,原址西移修复,以慰村民。

2014年5月群众怀着对这座老屋的深情向时任聊城市委书记林峰海同志进行了请示,林书记高地重视,百忙之中批示:“请丽红市长、杨达局长务必把老祖宗留下的好东西保护好”。批示传来,群众非常激动,奔走相告:这才是真正的父母官。为了这座老屋,市文化局的领导给拟定了[60号]批文和方案:保持原貌,在原址向西平移,在预留地内自筹自建。林书记的批示感动了市、区、办事处各级领导及专家学者,他们纷纷伸出援救之手,进行鼓励呼吁,认为建一处公益文化院落最为合适,既保留了历史风貌,又便于群众宣传历史文化教育。

时值建党百年,这座有六百余年历史的老屋即将以新的姿态展现在世人面前。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好党史及革命传统爱国故事,尊重这一区域老百姓对它的感情,依照历史原貌进行复建。这座老屋积淀了很多历史故事,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的形式出现,以村史馆的形式出现,迫切需要爱党爱国的有识之士给予指导,把握正确方向,赋予它新的历史文化内涵,让历史文化活起来。让老百姓有正能量的精神文化信仰,讲好中华民族一百余年的屈辱史,讲好中国共产党让中华民族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奋斗史,在党的领导下,向新的一百年阔步前进。

谨记。